走进北大荒农机博览园
郑华
十月金秋,我们一行6人去友谊刚刚竣工的北大荒农机博览园。道路两边的白杨树金黄,在蓝天下是那么恬静。大平原上,人欢机唱,富饶美丽的北大荒,又迎来了一个金灿灿的秋天,白杨树摇着无数的小手掌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和来友谊观光的大学同学,坐一辆面包车,由县城向西、向西……向刚竣工的北大荒农机博览园疾驰。
我曾经是一名拖拉机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驾驶着东方红54拖拉机,耕耘着友谊的春夏秋冬,收获着北大荒的春风、秋雨、晨雾、夕阳。因为同学都是第一次来友谊,我首先向他们介绍代表中国农业现代化示范窗口的北大荒农机博览园。一会儿,我们已经行使在宽阔的挹娄大街,那还没有收获的水稻、玉米在秋风中摇曳生资。
“吱”,面包车已经拐下大路,驶人园区的路了。一座宏伟的建筑迎面矗立,哦!北大荒农机博览园到了。它位于友谊县城西侧,古地35万平方米,投资6000万元,于2009年开始施工,现在己建成竣工了。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步入园区,园区人口的小广场北端矗立着20米高的农机博览园的标志,一根三面体的钢柱将一合现代化收获机的模型高高擎起。标志雄伟刚健,直插苍穹,在蓝天自云间,像一只展翅瀚翔的鲲鹏,傲然于绿野之上,它象征看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如一只雄鹰,飞向美好的未来。
广场中的喷水池,喷涌出一幅水的“门帘”,在灿烂的阳光下,闪着清亮的一道道光柱,为博览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博览园区整体设计巧妙,园区中有一个月亮形的小湖,把科普园、现代园、风情园穿连在一起。工作人员说:这个北大荒农机博览园是现今中国规模最大的农机博览园,是传播农机文化和展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方向的一个平台。
这里的展品是从1954年友谊农场建立时开始到现在友谊农场使用过的农业机械,共100多台,代表了友谊历史上各个时期使用的最先进的农业机械。这些农业机械在1955年以来的北大荒开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公斤,它像一部厚重的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教科书,向人们述说着开垦建设北大荒中的那些峥蝾岁月。更把北大荒的农机发展由机械化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全部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是一部活的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
听完她的讲解,我们从科普园起步开始了参观,园区的科音园展出的是建场开始到兵团时期的农业机械。这些展品沿湖边的一角展开,最先看到的是建场时前苏联赠送的拖拉机,康拜因的样品。他们虽都重新喷上了机车原来的色彩,但是从那机车的车头标志上依稀看出它们是德特-54拖拉机,C—80拖拉机,C-6康拜因。这些当年驰骋在北大荒的“天子骄子”如今都静静地站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当年那艰辛的开荒岁月和第一次收获的喜悦之情。
看见了这些老拖拉机,我的眼前就出现了那熊熊燃烧的荒火,荒原上第一次响起的拖拉机的轰鸣,和在荒原上第一次手捧金黄色麦粒丰收时的欢畅!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那红彤彤的东方红拖拉机,东风自动康拜因(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这是1960年中国洛阳拖拉机制造厂生产的东方红一54拖拉机。那红色的机身让我想起了当年《合江农垦》刊载的一首诗歌:“松花江上点点帆,千里沃野红点点,点点春丽沁人心,禾苗点点碧一片”。又想起了我当年驾驶拖拉机驰骋在广阔的友谊大地上,那48行播种机,那驰骋麦海的东风号,还有进口的E一512、E-514,逐渐地加人了北大荒农业的机械化队伍。抚摸者我熟悉的“东方红”、三铧犁、耕耘机等农业机械,心里一阵感叹,昔日驾犁耕大荒时正是青春,而今已到花甲之年了。
来到现代农机园,这里有测土施肥的播种机,还有数据化作业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还有一些我根本不知道用途的农业机械。有美国先进的第二代农业机械,大马力轮式拖拉机,苗间喷雾垄作机,液压平收器,条播机,气吸精密点播机,移载机,玉米收割机,看得我眼花缭乱。
有些疲倦,我们坐在湖边的椅子上小憩,水平如镜的小湖上倒映着这些现代农业机械的影子。在鳞鳞的水波里,他们幻化出那一望无际的稻涛、豆海、麦浪,幻化出那一座座像小山一样的粮食。小憩后,我们又看了水稻生产的农机具,有搅浆平地机、茎秆粉碎机、插秧机、割捆机、如今水稻生产已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看着那一个个的水稻育秧的大棚,我们真正的感到了报告文学《仰视你,北大荒》里的描述。机械化为农业现代化安上了腾飞的翅膀,友谊—这朵农业的报春花,一直在中国现代化农业队列里当排头兵,现在已经真正实现了1954年在荒原上建设粮食工厂的愿望。从此“天下不缺粮”,已经变成了现实。友谊,这个国家商品粮基地2010年生产的粮食已经达到17亿斤了,2010年比2019年增长粮食1.8亿斤,连续三年的粮食增产幅度在全黑龙江省也是首屈一指的。友谊—这颗北大荒的明珠,是第一个实施了精准农业,实现了农业生产数字化的区域,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第一个现代化示范区。
参观结束了,坐在车里望着那金灿灿的稻田,那一排排金色的白杨,我思绪万千。友谊—我的故乡,在你56年的历程中正一步步走向辉煌,走向明天,走向初升的太阳!
(作者1953年生,85年4月入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历任友谊农场六分厂拖拉机手、中学老师、宣传干事,友谊县农业银行工会主席。共发表各类文章40多篇,曾获省作协优秀奖,中国诗书画年会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