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底线”“划边框”
一、案例名称
案例名称: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助力招商项目“明底线”“划边框”
应用领域:招商引资项目
应用层级:县级
应用地点: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
二、案例应用情况
(一)应用背景
友谊县坐落于三江平原腹地,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商品粮生产基地与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基地,农畜产品资源极为丰富,水稻、玉米、大豆、肉牛产量可观,规模化农业生产能力强劲。招商引资对友谊县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是推动产业进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特别是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应用平台上线后,迅速为招商引资项目锚定底线、划定边界,为落实环保要求提供科学依据,极大地推动了规划和项目的落地,成为友谊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助力。
(二)工作路径
坚持生态优先、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积极运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明确区域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在项目前期,运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项目选址展开全面、深入的符合性分析,精准研判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永久农田等生态敏感区域的位置关系。同时,为建设单位提供专业指导,助力其优化项目选址、路线规划,合理避开环境敏感区域。针对项目建设内容、工艺设施进行合理调整,强化污染防治举措,从源头把控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动重大建设项目顺利落地,为招商引资项目筑牢底线、明确边界。
三、案例应用效果
在招商引资项目选址阶段,双鸭山市友谊生态环境局环评审批工作人员积极与友谊县经济合作交流中心对接联系,对每个招商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拟选厂址与生态环境管控分区的符合性进行逐一核对。这一举措为重大项目筛选、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有效推动了项目落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助力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地、快速建设,在项目引进初期便筑牢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实基础。
四、案例应用启示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引导项目合理布局选址,从源头上避免重点项目出现重大方向性失误;另一方面,严格把控生态环境准入关,防止出现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保障重点规划和招商引资项目顺利通过环评审批,实现环评审批的高效与优质。这一举措有效促进了生态与经济在招商引资进程中的双赢,推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