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名称
案例名称:运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应用成果,筑牢绿色屏障
应用领域:项目选址
应用层级:县级
应用地点: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
二、案例应用情况
(一)应用背景
为深入贯彻国家及省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决策部署,精准落地优先保护区、重点管控区、一般管控区三类差异化管控单元,保障项目合规高效落地,友谊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前置指导作用,在项目规划阶段主动介入,依托数据分析优化空间布局,从源头避免后期重大调整。此举切实推动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可持续发展,提升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为友谊县实现“高质量发展中促进高水平保护、高水平保护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工作路径
在风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初期,友谊生态环境局主动对接环评编制单位,靠前提供政策解读与技术帮扶,重点推进两项核心工作:一是强化数据支撑,精准排查风险。指导企业及环评单位深度应用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应用平台,以分区管控数据为核心构建多维度数据整合分析体系,精准排查项目选址与生态保护红线、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空间关联;对环境敏感区周边选址存疑的区域,提前制定备选方案,从源头降低选址风险。二是推动布局优化,健全长效机制。依据分区管控数据,引导企业优先避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生态敏感脆弱区域及依法禁止开发区域,从源头规避生态风险;同步建立布局优化长效机制,通过全过程跟踪评估确保空间管控要求刚性落地,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长期稳定筑牢基础。
三、案例应用效果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有效应用,在项目前期介入选址、产业布局等环节充分发挥指导与约束双重作用,高效辅助项目选址选线,帮助企业规避路径依赖、减少试错成本,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尤其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清洁能源基地外送通道、中电友谊风电等重点项目选址选线中,依托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据应用平台分析评估结果,通过优化调整风机点位与输电线路,主动避让集中式及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等环境敏感区,有效减少生态扰动、降低生态影响,为项目顺利实施与长期稳定运营筑牢坚实基础。
四、案例应用启示
友谊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与监管应用,重点从两方面发力:一方面,持续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在严守生态底线、严格把关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为符合生态要求的优质新能源项目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助力绿色产业加速落地。另一方面,强化重点区域监管力度。聚焦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及其他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加大监管频次与力度,推动新能源产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为友谊县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