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县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友谊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为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友谊县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年初制定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计划,组织全县各部门学习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500余次,引导全县党员干部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同时,制发《友谊县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明确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为法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并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法内容,自觉接受监督,推动法治建设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简政放权,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一是优化政务服务。坚持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等均为100%,建成“中、英、俄”三语种政务服务自助厅,实现政务服务事项24小时自助办理。同时,行政审批时限不断加速,企业开办全流程2小时内办结,不动产登记4个工作日内办结,“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13个,完成办结186件,回访满意度达100%,有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二是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完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任务98项,涉及市场主体224家,并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对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指导144户市场主体移出异常名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深化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无正在办理的黑恶犯罪案件。加大对重点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管控力度,排查特定对象733人,未发生非访滋事扰序事件,实现全县到京群体访“零”发生。
(二)严格规范执法,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常态化组织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严格执行资格管理制度,组织开展2024年全省统一行政执法和监督人员资格考试,共46人取得行政执法、行政监督证,不断夯实行政执法保障基础。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取消不符合规定、调整不适应发展的执法事项,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三是加大执法力度。持续强化巡查监管,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数2宗,收缴罚款8.2万元,且均已结案,并有效开展非煤矿山整治,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监督管理,严防盗采行为,严厉打击盗采泥炭黑土行为。同时,检查生态环境领域企业45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900余人次,查办行政处罚案件3起。
(三)强化权力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一是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开展县本级预算执行、经济责任、专项补助资金等审计工作,累计揭示问题近30个,涉及问题金额超2000万元,切实发挥审计“治病防病”效能。深化预算绩效管理,一体推进全县项目绩效自评价、部门重点绩效评价,对2024年所有项目开展绩效目标申报和事中监控工作,推动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双提升,推动构建贯穿资金申请、审核、发放、使用各环节全过程财会监督体系。二是强化法律监督工作。监察机关办理捕诉一体案件3件,提前介入实现监督立案1件、撤案2件,精准纠偏侦查活动违法6件。深入推进“派驻+巡回”检察,配合上级纠正管理与执行失范行为12件,落实财产刑执行监督案件10件,制发并落实检察建议1件。三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截至目前,公开政策栏目信息47条,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共37条,法定主动公开各栏目信息共1870条,有效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发布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
(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工作,成绩斐然,县司法局荣膺全省“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并获全省标准化司法局称号,下辖兴隆、友邻司法所成功跻身全省规范化司法所行列,县社区矫正中心被认定为省级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县民政局、友谊镇人民政府被评为全市“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形成了全县法治教育宣传阵地,并以此为依托,结合特殊时间节点,以“法律七进”为载体,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50余次,举办法治讲座5次,发布普法小视频5期,在全县范围内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文明进步。
(五)完善决策机制,有效深化诉源治理。一是加强合法合规审查。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8件,清理县政府及县政府办公室制发的现行有效文件35件,保留32件,废止2件,宣布失效1件,并聘请律师为县政府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审理各类合同117件,切实提高政府决策水平。二是推动纠纷实质化解。畅通行政复议受理渠道,设立便民服务点,受理复议案件8件,审结4件,审理中4件。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联动机制化解争议问题,各级调委会排查矛盾纠纷196起,调解成功194起,成功率99%。
三、存在问题
(一)行政执法水平有待提高。部分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驾驭能力不足,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不能适应当前执法新要求。
(二)法治建设工作有待均衡。部分部门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度落实力度不够。
(三)基层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法律明白人”和人民调解员两支基层法治队伍中的部分人员身兼数职,对相关政策法规把握不到位,法律知识运用到岗位中不明显。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进一步优化政务效能。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融入工作的全方面各环节,通过持续优化服务流程、精简办事手续、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各项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更加高效顺畅。
(三)进一步严格规范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公职人员法治专题培训,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公信力。